1947年7月12日,清晨的天色刚刚微亮,远处的天边还挂着一层淡淡的灰蓝色,仿佛为即将到来的太阳铺开了一层薄纱。位于如皋县永安沙的永东槽佛堂(现为南通市如皋市永安沙村),在这个宁静的早晨里,几个僧人已经步入大殿,阵阵经文声在空气中回荡,弥漫在整个佛堂内,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,仿佛与外界的一切纷扰都隔绝了开来。
与此同时,寺院的杂工王天文早早地起床,挑着空水桶,准备去东侧的水井打水。王天文一向是个勤快的工人,虽然寺院的日子清贫,但他总是默默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。然而,当他走到寺院的侧门时,突然,一声尖锐的枪响划破了宁静的清晨,回荡在四周的寂静中,仿佛让空气都凝固了一瞬。王天文停下了脚步,警觉地听着那枪声,心头一紧,直觉告诉他,事情可能不太简单。
他急忙将手中的水桶放下,手扶住院门,探头朝着枪声传来的方向望去。不久,一个身穿灰黑色衣物的身影匆匆出现在他眼前,步伐慌乱,显然在急于逃离什么危险。
“老薛?”当那人跑近时,王天文认出了他,轻声喊道,同时伸手招了招手。跑过来的这个人,正是薛胜飞(真名薛启明),当地的一名共产党员,平时他负责在附近传递信息、张贴标语、侦查敌情等工作。王天文虽然出身贫寒,但心中始终向往着光明,薛胜飞平时常来这里传递消息和躲避追捕,王天文也常常为他提供一些帮助。
展开剩余75%这个寺院较为偏僻,敌人很少会来这里,因此薛胜飞选择这里作为落脚点,比城里的地方更加安全。在与薛胜飞的交谈中,王天文常常听到关于共产党如何为百姓谋福祉的故事,听着薛胜飞谈论未来光明的中国,他心中对革命的信念也越来越坚定。
看到薛胜飞气喘吁吁地跑来,王天文迅速明白了发生了什么。他心中一紧,立刻意识到刚才那一声枪响可能意味着薛胜飞正在被追赶。
“老王,特务追上来了,快帮我找个地方躲躲!”薛胜飞看了看四周,低声急切地说着,眼神中充满了焦虑。听到这话,王天文没有丝毫犹豫,迅速把注意力转向周围。寺院内没有可以躲藏的地方,地道、夹墙这些都不存在,若是特务进来搜查,恐怕根本无法应对。
然而,情况紧急,来不及多想。随着树林中越来越近的脚步声,敌人的喊声渐渐清晰可闻,已经有几声“抓活的”的命令从远处传来。王天文没有再犹豫,他迅速将空水桶挑起,低声说道:“跟我来!”说完,他拉着薛胜飞一同朝东墙角跑去。
在佛堂内,早课已经开始,僧人们的诵经声仍旧轻柔地飘荡在空气中,整个氛围神圣而安宁。王天文迅速带着薛胜飞穿过佛堂,来到了旁边的一间禅房。他关上门,取下挂在衣架上的僧衣和袈裟,递给薛胜飞:“换上这些,赶紧去佛堂跪下,假装在念经。”
薛胜飞迅速换下自己身上的灰衣,换上了僧衣,披上了袈裟。巧的是,他前些日子刚剃过头,理了个光头,这让他在换上僧衣后看上去并没有一丝突兀。王天文带着薛胜飞进入佛堂后,他自己又迅速回到了院外,继续挑着水桶走向门口,仿佛一切都未曾改变。
没走多远,几名持枪的特务便闯了进来,领头的特务举着短枪,盯着王天文喝问:“干活的,刚才有没有看到人进来?”
王天文装作一副怯懦的样子,放下水桶,慌忙摇了摇头,声音带着颤抖:“老总,我早上就在这里干活,没看到其他人进来啊。”他说话时满脸的恐惧,似乎完全不敢与外人对视。
“你不老实!”特务领头的怒斥了一句,随即用枪指了指他,命令其他人分散去寺院各处搜查。而他自己则顺着佛经声走向佛堂。
他站在佛堂门口,向内望去,只见堂内十几名僧人正虔诚地跪着诵经,整个场面安静而庄严。每个人都身着僧衣,袈裟,完全没有看出一丝异常。领头的特务站在门口仔细看了看,没发现任何可疑之处,于是转身离开了。
随后的搜查也没有结果,特务们纷纷归队,认定薛胜飞并未进入寺院,而是向东逃去。最终,他们匆匆离开,继续向东追赶。
这场危机,最终得以化解,薛胜飞得以暂时脱险。
在那动荡的岁月里,无数草根英雄默默奋斗,他们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,却是那段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正是这些无名的英勇之人,才使得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得以完整。
发布于:天津市安全证券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