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8日,奥迪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财报,税后利润只有13.46亿欧元,同比下滑37.5%,下滑比例接近4成。
这一下滑幅度不仅远超市场预期,更创下奥迪连续第三年上半年业绩显著劣于上年同期的纪录。
奥迪在半年报中称,业绩惨淡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国市场销量疲软、美国关税压力以及集团正在进行的重组。
实际上,中国市场仍然是奥迪全球最大单一市场,占全球总销量36%。
在中国这个关键市场,奥迪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步伐缓慢,难以与本土新能源品牌竞争,上半年销量同比下滑10.2%,纯电动销量同比下滑23.5%。
奥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,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。比如说,市场环境的变化,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。
一方面,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强势崛起,这些品牌的车型售价区间与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旗下车型,形成了强势的竞争。
展开剩余65%另一方面,国内市场竞争日趋加剧。既有来自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竞争,也有来自传统豪华品牌之间的竞争。
奥迪既未能像宝马那样快速推进电动化产品落地,又难以摆脱对燃油车基本盘的依赖,导致其陷入“燃油车增长见顶、电动车接不上力”的断层。
在如今新能源汽车强势崛起的时代,奥迪显然缺乏一款能够在电动车市场担当销量主力的车型。
在美国市场,由于缺乏本土生产基地,面对高额关税,奥迪同样处境艰难,销量下滑19.4%,纯电动车销量下滑4.2%。
作为依赖全球供应链的豪华品牌,奥迪在北美缺乏本土化生产基地,导致奥迪直接损失超 6 亿欧元。
有媒体报道,2025年2月,奥迪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工厂正式宣布关闭,导致约3000名工人失业。
除了关厂外,奥迪也在降本增效。3月17日,奥迪宣布与工会达成协议,到2029年,奥迪在德国减少多达7500个工作岗位。
显然,2025年上半年,无论从销量来看,还是从利润等方面来看,奥迪的表现,都彰显了一定的压力。
更棘手的是,高端子品牌也未能撑起利润,宾利营业利润暴跌69%,兰博基尼虽保持 26.6% 的高利润率,但体量过小难以对冲整体业绩的下滑。
奥迪已经下调了2025年的业绩预期。营收预期从原来的675-725亿欧元,降到了650-700亿欧元;营业利润率预期也从7%-9%,大幅下调到5%- 7%。
再说几句
大众集团的CEO奥利弗·布鲁姆表示,奥迪今年业绩可能是触底了,从2026年起就会迎来“积极势头”。
能不能真的迎来好势头,还得看奥迪接下来的措施能不能奏效。毕竟现在市场竞争激烈,又有关税这档子事,奥迪要想走出困境,不容易!
发布于:江西省安全证券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