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. 病生胠胁,气归于左
厥阴在脏为肝,燥金在脏为肺。《素问·刺禁论》中说:“藏有要害,不可不察。肝生于左,肺藏于右,心部于表,肾治于里,脾之为使,胃为之市。”肝木之气本应升于左,然而,阳明燥金之气过盛,克制了肝木,致使肝气无法正常升发,积聚于左胁肋部等肝经所过之处,从而引发疾病。
3.善太息
阳明燥金复气太过,亦乘制胆木之腑,《素问·经脉》黄帝讲:“胆足少阳之脉……是动则病口苦,善太息。”所谓“善太息”指的是时常不由自主地长舒吐气且伴有声音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唉声叹气之状。
4.甚则心痛
若肝气上逆,而侵犯心,便会引发肝心痛。《素问·厥论》中岐伯讲:“厥心痛,色苍苍如死状,终日不能舒畅呼吸,这是肝心痛的表现,可针刺行间、太冲两穴进行治疗。”
5.否满腹胀而泄
厥阴风木克胜太阴湿土太甚,致使太阴湿土伏气于下。阳明燥金子复母仇,又克胜厥阴风木太甚,此时木不克土,太阴湿土得以解放,郁伏之气得以暴发,脾胃因此而发病。
“否满”实则即为“痞满”。在胸腹之中,若血气津液出入流行不畅,便会形成痞塞之象。脾气痞结,痞塞而难以消散,胸腹之间便会出现懑闷胀满,此即痞满腹胀之症。
脾气痞塞,无法为胃运化津液以助其消化,阳明在腑为胃。当出现消化不良,再加上阳明复气凉寒大胜、木不克土的情况,就会出现腹胀且泄泻的症状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安全证券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