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拉博沃的专机在9月3日凌晨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。
他这次行程原本因为国内突发事件已经取消。
但谁都没料到,总统最后时刻还是决定飞来北京。
印尼国务秘书普拉塞蒂奥直接点明原因:
“为维持与中国政府良好关系,总统决定今晚启程,次日晚返回印尼。 ”
普拉博沃抵达后,就直接出现在了阅兵式现场。
他被安排坐在普京身边,这是中方给予的高规格礼遇。
他此行最关键的目的,是推动爪哇岛巨型海堤项目。
这个项目计划修建一条长约787公里的海堤,保护爪哇岛北部海岸。
爪哇岛对印尼太重要了,全国2.8亿人口中超过1.5亿人住在这里。
它是印尼的经济和政治核心,堪称国家的命脉。
但这个核心区域正面临严重威胁。
数据显示,爪哇岛北部沿海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4.25毫米。
雅加达被称为“世界下沉最快的城市”。
一些地区每年下沉接近10厘米,部分区域已低于海平面。
后果就是海水倒灌,洪水经常涌进居民区。
2025年上半年,仅海水倒灌造成的经济损失已年均突破12亿美元。
印尼政府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修建海堤的构想。
但三十年过去了,项目因技术、资金和政治阻力迟迟未能启动。
普拉博沃上台后,决心推动这一“国运工程”。
他成立了一个专门监督该项目的机构,显示了其推进的决心。
为什么最终选择中国?首先是中国有强大的基建实力。
雅万高铁的成功运营,让印尼对中国方案的“交钥匙工程”能力有了切身体验。
中国在江苏盐城、杭州湾等地的海堤工程经验丰富。
这些工程经历过12级台风和极端气候的考验。
成本控制也是中国的巨大优势。
800亿美元的投资对印尼来说是天文数字,相当于其2024年GDP的4.3%。
印尼今年上半年的国家总收入还不到800亿美元。
这几乎相当于其半年的全国总收入。
中国能提供政策性银行低息贷款,联动基建企业共同出资。
这种公私合营模式大大减轻了印尼的财政压力。
而且中国方案以务实、灵活、互利著称。
不像欧美等国往往伴有高昂成本和复杂政治附加条件。
不仅印尼,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也在阅兵期间提出合作。
他希望将东海岸铁路延伸至马泰边界,打通区域产业带。
东海岸铁路项目85%的工程已完工。
新延伸路段更像是“锦上添花”,将为马来西亚东海岸开发注入新动能。
这些合作折射出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深层变革。
2025年前8个月,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已达5.2万亿元人民币,创历史新高。
当然,项目也面临争议和挑战。
印尼国内并非所有人都支持“巨型海堤”工程。
一部分印尼政客和民众认为工程劳民伤财。
他们觉得耗资征地巨大,海平面上升还不是当务之急。
印尼环保组织“绿色爪哇”已就海堤项目发起诉讼。
他们质疑其可能破坏红树林生态系统。
马来西亚反对党则批评铁路延伸计划“忽视民生需求”。
这些声音与当年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项目引发的争议相似。
此外,印尼要求海堤项目使用60%本土建材。
马来西亚坚持铁路控制系统必须本地化。
这些诉求考验着中国企业的适应能力。
但也可能是产业升级的契机,将东南亚市场作为创新试验场。
普拉博沃此行虽然只有12小时,但意义深远。
它奠定了未来二十年两国紧密合作的基调。
安全证券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